理论学习

首页 > 党群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习近平经济思想23】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作者:赵长茂  编辑:刘园美   发布时间:2023-02-23  发布来源:《中国领导科学》    浏览次数: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严谨的逻辑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和规律性,提出了一系列回答时代之问的新观点、新理念、新论断,为党制定新发展战略,实现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提供了根本指引。

一、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早在1998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发表于《经济学动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一文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实践,进行这样一场伟大实践不能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须善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

基于实践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五年的实践,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5年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一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逻辑和科学内涵。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作出两个重要判断,一是“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强调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二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出新常态”,强调要从经济增长速度、结构、动力方面把握新常态的特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基于这两个重要判断,我们党积极推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重大创新性理论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推动经济理论实现了新突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要贡献是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新发展理念的评价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

一系列新范畴、新观点、新论断、新理念的提出和理论创新,推动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七个坚持”概括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涵: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这“七个坚持”,初步构建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理论框架。

党的十九大以来,新的实践进一步推动了理论创新。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变化了的社会主要矛盾为根据,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取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方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战略任务,以“稳中求进”为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以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保障,思想理论体系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习近平经济思想因回答新时代实践课题而产生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同志说过:“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习近平经济思想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形成和系统化的。

二、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实践如果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也容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改革开放之后,为了摆脱贫穷、解决人民温饱不足问题,我们党以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济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实现总体小康,综合国力显著增强,30多年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随着国内外环境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在解决了“有没有”问题之后,供求格局发生历史性变化,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起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作出科学分析,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规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我国经济增速很快、但依然快而不优。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现在,世界发达水平人口全部加起来是10亿人左右,而我国有13亿多人,全部进入现代化,那就意味着世界发达水平人口要翻一番多。不能想象我们能够以现有发达水平人口消耗资源的方式来生产生活,那全球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五年之后,我国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并实现重大结构性变革,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发展阶段作出新判断,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拓展。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新思想引领新发展,新要求产生新效果。资料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10年间,我国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大台阶。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2012年的11.4%上升到18%以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持续巩固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美元,离高收入国家门槛仅一步之遥。近年来,在逆全球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冲击下世界经济放缓,相比而言,我国依然是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主要体现是,动力结构明显改善,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生态环境状况出现历史性转折,经济发展安全性的基础得到加强等。创新投入明显加大,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日益强劲,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1.91%提高到2.4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到了第12位,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一批未来产业正在谋划布局。城镇化率由53.1%上升到64.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88:1降低到2.5:1,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由0.474降低到了0.466,中等收入群体占总人口比重由1/4左右上升到1/3左右,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优势互补性持续增强。植树造林占全球人工造林的1/4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大约34%,风、光发电等绿色电力装机容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雾霾天气和黑臭水体越来越少,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越来越多,绿色发展效果明显。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全面拓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我国经济稳中求进,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结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三、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提高党的“驾驭”能力,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保证,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样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为了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党必须适应新变化、锚定新目标,努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在积极探索实践中,找到了一条独特的经济发展新路,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确,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市场经济一出现就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合体的,而以公有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不可能的。然而,中国共产党人把“不相容”变为“相容”,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创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经济形态,把“市场经济的长处”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机统一起来,“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相互配合,不但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而且有效控制了市场经济周期性严重波动。当然,“有效控制”,只意味着市场经济自发性破坏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但市场经济的“野性”并未根除,而且不可能根除。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的优越性”中,最大的优越性无疑就是“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对于市场经济而言绝非内生因素,被认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但当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和运行时,党的领导就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生性制度因素。制度因素就是政治因素,而政治从来都没有脱离经济。列宁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使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就更加离不开党的领导。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既然市场经济“野性”未除,只是被有条件“驯服”,那么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就必须有所作为,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和调控,特别是对资本活动和行为实施有效管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然会产生各种形态的资本。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固然有很多不同,但资本都是要追逐利润的”,所以“要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近年来,由于认识不足、监管缺位,我国一些领域出现资本无序扩张,肆意操纵,牟取暴利。这就要求规范资本行为,趋利避害,既不让‘资本大鳄’恣意妄为,又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政治和经济问题”。

可见,如何驾驭好中国经济这艘大船,对我们党来说是重大考验。面对风险和挑战,必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

一是深化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化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类似观点,在他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时发表的论文里已有明确论述,他写道:“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显著不同,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而且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殊经济规律”,“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许多规律尚未被人们认识和掌握”,“这些都有待我们去进一步发现和认识。”可见,只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深刻认识,才能真正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预见性、科学性、有效性。我们党坚持不断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研究,就是在不断认识和把握经济规律,在实际工作中遵循和运用经济规律。

二是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善于以战略思维观大势、谋全局、抓关键,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既要立足现实,正视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种种困难,又要放眼长远和全局,看到有利条件,以科学的战略布局应对风险和挑战,推动经济行稳致远。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联组会议上,提出并阐明了我国长远发展的“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包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这些有利条件,都是对我国发展全局、未来走向起关键作用的基础性、根本性条件。只有在思想上明确、在实践中用好这些战略性有利条件,才能突破不利因素制约,不为复杂严峻外部环境所困,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不断强化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长期向好趋势。

三是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一方面,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基本格局。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党领导经济工作及其他一切工作的基本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实践证明,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畅运行的根本保障。在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过程中,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另一方面,完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复杂系统,在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交织,国内新产业新业态“萌出”带动结构变革,各种形态的资本逐渐繁盛、力量不断壮大,利益主体多元化、生产关系日趋复杂化的情况下,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必须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突出主题主线,改变那种单纯抓引资、抓投资、抓项目、抓生产的做法,把领导经济工作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上来。”对于被称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的国有企业,他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永利集团-www.yl23411.com|官网登录入口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编:430200 电话:027-59367570